今年以来,在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金昌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坚定不移“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以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积极参与反腐斗争,严厉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类犯罪,立足法律监督职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切实抓好各项措施落实,检察工作有了新进展。
以提高案件质量为抓手
积极投身反腐工作大局
把牢案件质量生命线,致力打造精品案件。认真落实“捕诉一体”办案模式,从严把好职务犯罪案件的审查质量关,把省管干部等重大、敏感职务犯罪案件摆在了重要位置,集中精干力量审查办理省院交办的职务犯罪4件5人,做实做细提前介入、强制措施适用、审查起诉等各环节的工作,紧扣提升案件质量主线,将精品和铁案意识贯穿于办案全过程,做到了办案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
加强监检衔接配合,形成更好监督合力。以检察体制改革为依托,针对职务犯罪案件中衔接不明确、法律法规空白、执法司法理念差异等问题,加强与纪委监委沟通协商,共同形成依法惩治腐败合力。认真执行《关于加强和完善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意见》(试行),规范提前介入,在认真分析案情、审查证据基础上,前移关口,及时引导取证,力争将问题在移送起诉前得到解决,监委移送的审查起诉案件全部做到了无退查、无延期,实现了案件比1:1的最佳效果。
积极推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落实见效。在审查起诉职务犯罪案件中,全面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切实履行主导责任,对符合认罪认罚条件的案件,提前介入做好引导调查工作,防止案件“带病”进入审查起诉程序,积极与监委、审判机关沟通协调,提升精准量刑的能力,夯实认罪认罚证据基础,目前职务犯罪案件已实现认罪认罚全覆盖。
立足检察监督职能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认真履职尽责,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结合我市检察工作实际,制定了《金昌市检察机关贯彻落实<甘肃省政法系统服务高质量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的十项措施>实施意见》《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 服务高质量发展 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措施》《重点任务责任清单》,认真履行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和出庭公诉等职能,严厉打击各类侵犯企业财产、破坏民营经济生存发展、侵害民营经济经营者人身财产安全的刑事犯罪,进一步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依法平等保护。
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积极服务市场主体。牢固树立谦抑、审慎、善意的司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最高检涉民企案件“11条执法司法标准”及省院《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六稳”“六保”的意见》,严格把握逮捕必要性和起诉标准,依法稳妥从宽处理涉企各类案件,同步审查涉民企案1件,更好地为民企发展提供优质检察服务和有力司法保障。
扎实开展专项行动,提供优质检察产品。以“维护民企权益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提升年”活动为契机,连续开展“千人进万企”大调研、大走访、大排查活动,组织干警走访本地大、中、小民营企业303家,面对面倾听诉求,收集问题线索13条,通过协调沟通、对口分流、挂牌督办等方式妥善解决企业反映问题。同时,开展送法进企业系列活动,印制并发放《告民营企业刑事法律风险提示手册》300余册;为促进企业合规合法经营,举办法治讲座3场(次),切实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贡献检察智慧和检察力量。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认罪贯彻落实“三号检察建议”,遵循“从快办理和从严打击”双原则,认真办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网络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类、金融类犯罪案件,坚持把司法办案与追赃挽损、化解矛盾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加大资产追缴力度,做好投资群众的释法说理工作,及时有效防范经济金融领域风险演化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通过组织开展“强化法律监督,促进社会治理专项行动”,主动作为,多措并举,立足检察职能,结合司法办案工作,对有关单位在行政管理、社会治理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监管漏洞、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预警防范、堵漏建制、改进工作的检察建议13份,形成了齐抓共管、配合有力的工作格局。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与金融监管部门、公安机关及相关部门联合举办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组织干警深入人口密集街区,发放宣传手册400余册、介绍全国反诈热线、宣传和引导群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同时,结合“断卡”行动和“反诈进校园”活动,在甘肃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和辖区内中、小学校集中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讲活动,筑牢“防骗网”,捂紧“钱袋子”,着力扩大宣传面,提高群众诈骗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