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酒泉市政法工作连续10年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奖励,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测评连续多年在全省排名前列,形成了“一办四室一中心”基层社会治理、“四保一结合”群防群治、“活力网格”服务管理等一批在全省、全国可推广的工作经验,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酒泉市瓜州县、酒泉市综治办分别被授予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称号,实现该奖项“三连冠”,获得“长安杯”荣誉。
9月17—18日,“见证大提升——甘肃政法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宣传活动”采访团记者,深入酒泉市肃州区街道社区及其下辖的敦煌市进行了详细采访了解。
依托群众夯实群防群治基础
敦煌,酒泉市下辖的二级市。敦煌石窟又名莫高窟,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让敦煌市享誉世界。夜晚,华灯初上,络绎不绝的市民在敦煌夜市休闲、散步、购物,好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
记者看到,街道上不时出现警灯闪烁,夜市街道上还有民警徒步巡逻,市民们安心地生活,不用担心出行安全问题。
“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得益于我们的‘四保一结合’群防群治、‘活力网格’服务管理等工作机制。”酒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何效祖介绍说。
敦煌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吴志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敦煌市平安建设工作的亮点之一便是群众基础做的好,群防群治工作做得到位。”
吴志军的这番话被一起新近发生的案件证实。
记者采访了解到,前不久,一场警方联合群众合力勇擒犯罪嫌疑人的故事在敦煌市被传为佳话。
马某因涉嫌犯罪在逃,藏匿于敦煌市周边乡镇,犯罪嫌疑人的面貌、衣着等特征也随之公布,呼吁广大群众发现此人后立即报警,对提供有效线索或直接抓获此人的将给予两万元奖励。
8月10日,上述这条由敦煌公安发布的协查通报刷屏了微信朋友圈,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随后,一场警民联手的“猎狐”大戏在敦煌市城乡大地上演。
8月11日,敦煌市公安部门接到了该市转渠口镇吕家庄村一村民提供的线索,称当日中午犯罪嫌疑人在她经营的商店里出现过。
接警后,敦煌公安全警动员、设卡围堵,连续追捕。
次日晚10时许,犯罪嫌疑人马某流窜到敦煌市北门漳县家园一带。此时,敦煌中学体育教师付某,正与自己曾带过课的几名学生相聚聊天。当犯罪嫌疑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待他们确认正是公安部门要抓捕的犯罪嫌疑人马某后,师生联手将其擒,被及时赶到的警方带走。
这名犯罪嫌疑人在逃亡56小时后终被擒拿归案。
这场群众联手警方合力勇擒犯罪嫌疑人的事件,只是酒泉市创建平安建设的一个真实缩影。
搭建平台创新矛盾纠纷化解
“到社区‘一办四室一中心’小矛盾纠纷都能完全化解,方便了社区群众。”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说。
9月18日上午,记者在酒泉市肃州区东南街道金泉路社区采访时看到,该社区群众办事大厅内人来人往,社区工作人员正在为前来办事的群众办理业务,大厅内一派繁忙景象。在该办事大厅内,还分别设有法官、检察官、民警、律师等的办公区。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就是“一办四室一中心”,主要是由平安办、警务室、检察联络室、司法调解室、人民调解室、综治中心 工作人员组成的平台。该平台是酒泉市政法委为深入贯彻司法为民、密切联系群众、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创建的一项重要社会治理工程。该平台实现了矛盾在一线联调、治安在一线联防、人员在一线联控、问题在一线联治、平安在一线联创。
“ ‘一办四室一中心’工作平台,既联系群众化解了矛盾纠纷,也锻炼了干部一线处理问题的能力素质。"酒泉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何效祖告诉记者,酒泉市探索建立“基层党建+反邪教”工作模式,持续组织实施教育转化“三年攻坚”行动、无邪教创建示范工程,总结推广了破解“三难”(见面难、沟通难、巩固难)经验、“四育促转”教育转化工作机制和“妈妈唠嗑队”“邻里帮帮团”等志愿者队伍教育转化工作经验,有力维护了政治稳定;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借助雪亮工程,聚力打造社会治安防控新体系,建立完善命案防控常态机制、社会治安问题相对突出区域认定指标体系、严打整治经常性工作机制,切实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
近年来,酒泉市刑事、治安案件发案呈逐年下降的良好态势,连续多年实现重特大安全案(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零发生”,1个县创建为全国平安县、5个县(市、区)创建为全省平安县。
(来源: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