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检察新闻 > 正文
检察新闻

【见证大提升】马小丽:心里装满群众的人民调解员

时间:2019-10-08 17:29:30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  作者: 点击数:

近日,“见证大提升——甘肃政法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宣传活动”采访团在天水市采访期间,记者采访了甘谷县司法局新兴司法所工作人员马小丽。

  朴实、低调,这是马小丽给人的第一印象。 当谈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荣誉时,她谦虚地表示,自己是个平凡的人,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完成了平凡的工作。
  17年来,马小丽凭借满腔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为民爱民的情怀,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是天水、甘肃乃至全国司法战线上的模范人民调解员。

心系群众 她是迎难而上的调解员

  作为一名司法行政人员,马小丽深深明白,在依法治国、法制建设快速推进的今天,只有不断提高理论和业务水平,才能肩负起基层司法行政工作重任。 参加工作以来,她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知识,坚持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近年来的学习笔记达25万字之多。
  有人说: “人民调解工作是和稀泥、是搅拌机、是两面脸。 ”但马小丽却对人民调解工作有着全新的理解: 用亲情去调和、用事实来搅拌、用法律和道德做脸面。
  2015年8月,新兴镇雒家村两人离婚后因退还彩礼问题,双方家属发生矛盾。 马小丽接案后,立即赶往雒家村组织双方进行调解,通过长达近10个小时的说服教育,两家握手言和。
  在调解纠纷的过程中,因长时间调解无果,有的同事已经不耐烦了,此时的马小丽面对的不仅是当事人的激动情绪,还有同事的误解和不支持,顶着双重压力,她只能更加坚定决心、更加关心同事,全身心投入工作,最终以她的执着打动当事人,以真情化解双方矛盾。 10多年来,她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120余件,调解成功率和协议履行率达到96%以上。

真情帮教 她是迷途浪子的“指路人”

  司法所承担着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的工作职责,如何为迷途的社区服刑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点亮人生旅途的“明灯”,如何让他们回归社会成为有用之人,马小丽细心琢磨,大胆创新。 2015年初社区矫正人员康某第一次到新兴司法所报到时,少言寡语,情绪低落,加之父亲刚做完手术,家庭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使他一蹶不振,精神颓废。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马小丽专门为他制定了人性化的矫正方案,进行心理疏导。 同时调协县民政部门为其父办理了大病救助,并向他提供了县城多家酒店的招聘信息,鼓励他利用自己的专长积极应聘。 不久,康某顺利应聘到一家火锅店当服务生,凭着以前在大酒店工作的经验,加上他又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宣传经验,很快被店老板提升为管理人员。
  康某来新兴司法所参加集体学习时,真诚地对马小丽说: “感谢你的真诚和关爱,对我没有一点歧视,让我从一开始的苦闷和彷徨中走了出来。 我一定要严格遵守社区矫正的管理规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012年马小丽被天水市司法局授予“人民调解能手”荣誉称号;2017年6月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代表甘肃模范人民调解员参加了表彰大会,并作了交流发言。
  “在平凡的岗位上,我将始终牢记宗旨,永葆本色,以人民群众的心愿为自己最大的心愿,尽自己绵薄之力保万家平安。 ”马小丽说。(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金奉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