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之下,总有人为万家灯火负重前行,不忘过去,不惧未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下甘肃公安战线上的“亮人亮事”!
金昌市禁毒办、金昌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杨昌鑫
杨昌鑫,2012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为金昌市禁毒办、金昌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内勤。荣立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1次;2013年被授予禁毒工作先进工作者;2015年被评为禁毒工作先进个人;连续三年评选为全市优秀公务员;2019年被评选为全省情报研判能手。
骁勇善战抵抗毒魔
历练为缉毒破案的好能手
自参加工作以来,杨昌鑫就被分配到金昌市禁毒办、金昌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工作。多年来,面对全市日趋严峻复杂的毒情形势,尤其是合成毒品的加剧渗透,他全身心投入到缉毒、禁毒事业当中,誓与毒魔决战到底。他努力学习、埋头苦干,从一名稚气未脱的新警成长为今天全市禁毒业务骨干,他勤奋踏实地工作表现和优异的工作成绩,不但赢得了领导的认可、同事的信任,也在全省禁毒系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8年来,共主侦或参与破获毒品案件20起,其中破获公安部督办目标案件1起,省督目标案件1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5人,缴获各类毒品1200余克。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活动中,杨昌鑫同志再次与战友们共同侦破了多起重特大毒品案件。
坚持不懈深挖细研
造就情报信息的精尖兵
2014年8月,在省公安厅组织开展的全省禁毒情报研判大比武活动中,他充分利用情报研判系统等多个信息平台,结合实战缉毒工作经验,综合分析,深度研判,完成了信息判定,最终在全省78名参赛选手中取得了个人第2名的优异成绩,并率领金昌市代表队在全省48个参赛队中,力压群雄,取得了团体第2名的骄人战绩,为全市禁毒部门赢得了荣誉。在刚刚结束的2019年全省禁毒情报研判大比武中,他和战友们共同努力,带领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代表队取得全省一等奖的优异成绩,个人获得全省三等奖,并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情报研判能手。
全力投身禁毒事业
锻炼为禁毒教育的宣讲员
杨昌鑫始终坚持把开展禁毒宣传教育、遏制新吸毒人员滋生放在工作首位,在全市范围组织策划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一致好评。先后深入全市30余所学校,企业、社区,以及机场、电力等重点单位开展禁毒宣传讲座70场次,受教育人员达2万余人。尤其是自国家禁毒委全面启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以来,他积极指导全市各级学校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活动,并结合金昌毒情形势,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禁毒宣传方案和计划,主动编写内容丰富的教学课件,在全市各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禁毒宣传教育活动,覆盖面达到了100%。
多年来,杨昌鑫全身心扑在禁毒工作上,让自己的青春年华,伴随着警徽 熠熠生辉,用他的真情奉献诠释着禁毒警察的峥嵘风采,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和禁毒事业的无限忠诚,这个世界上,从来没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那些默默奉献,砥砺前行的英雄,才是更值得我们仰慕、支持和尊敬的“超级偶像”。
张建武,男,汉族,42岁,中共党员,现任酒泉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从警21年来,立足本职岗位,忠诚履职,执着坚守,无私奉献,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尤其在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届敦煌文博会安保和全省“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荣立三等功3次;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治安业务能手;2019年甘肃省第五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提名获得者。
立足本职、率先垂范,甘做安保“领头羊”
在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期间,他担任文博会安保办执行主任。他主动学习外省市举办此类活动的成功经验,系统分析酒泉公安实情,提出了“备战、临战、实战”三步走的工作策略,提议成立酒泉、敦煌捆绑作业的工作专班,倡导建立了“三清单一建议”的工作机制和“权责明晰、衔接有序、运转高效”的指挥体系,最大限度统筹整合各种安保资源,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的体制优势。将“筑三圈、控三线、做三防、保三点,七个坚决防止、六个一定到位”等一系列安保要求,进行细化分解,理清工作思路,做好了文博会安保整体工作的指挥、调度、协调。正是这些强有力、整体化的运行,使得安保指挥部安排部署的工作能够马上办、立马干,存在的问题困难一条一条得到解决,一件一件得到整改。
担当尽责、忠诚履职,勇做安保“排头兵”
他既是安保工作的指挥员更是战斗员,从“备战”阶段的谋划运转、顶层设计、警力测算到“临战”阶段检查站建设、基础攻坚、迎接各级领导检查,再到“实战”阶段的安保方案制定、实战演练、组织实施,他始终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用自己的行动带领和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战友。打破以往只有方案没有图表的传统做法,按照“一场馆、一住地、一景区,一团队、一支部、一方案”的要求,在反复踏勘和严密对接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各类方案80余个,突发事件处置预案19个;绘制现场、线路、住地警力部署图50册1500余张。组织召开动员大会、誓师大会、工作协调会160场次。起草各类汇报材料、讲话稿近200余份,迎接各级领导检查、调研、指导活动40多次。经过反复多次实地踏勘、科学测算,对抽调的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公安现役、警院学警等安保警力全部上图标注,定点、定位、定岗、定责,进一步完善安保方案预案,落细、落小、落实各项安保措施,确保安保工作与会务保障沟通顺畅、无缝衔接。
执着坚守、无私奉献,当好安保“主心骨”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他连续三年最早入住敦煌,最后1个离开,第一届驻点180多天,第二届驻点60多天,第三届驻点40多天。他在敦煌工作的日子里很少在凌晨1点之前睡过觉,经常加班到深夜3、4点。第一届文博会,他在敦煌市公安局门口保安公司电教室办公,那个夏天敦煌极其炎热,房间里没有空调,坐着都汗流浃背,见到他的同事不禁感叹:“没想到你们的办公条件如此简单。”的确,他自己拿着大门和房门的钥匙,没有人点名,也没有人查岗,工作时间长短完全由他决定。但就是在那里,他带领安保办的同志放弃休息,夜以继日,连续作战,完成了方案的制定,警力的测算,安保政策的制定,领导讲话、汇报材料的草拟。期间他感冒了,嗓子发炎说不出话来,而且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领导知道后让他先返回休息几天,返回酒泉第二天正在输液体时,突然接到省上领导要到敦煌检查工作的电话通知,他二话没说拔了液体连夜返回敦煌,继续投入工作。白天忙忙碌碌没有时间去想家,每当深夜加完班拖着一身疲惫走在空旷的大街上,对孩子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顿时涌上心头,那种孤独和寂寞只有他才能体会到其中滋味。
千方百计、攻坚克难,成为基层“领头雁”
去年6月以来,全省公安机关紧紧围绕省公安厅党委“1351”总体思路和“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工作目标,组织开展了为期9个多月的集中采集攻坚行动。按照“街不漏巷、巷不漏院、院不漏房、房不漏人”的要求,开展门楼牌编制、实有人口登记管理工作。他深入开展调研培训,到派出所耐心倾听民警的诉求、真心了解民警的困惑,诚心解决民警的困难,晚上和民警一起加班入户采集数据, 对民警的业务咨询第一时间回应,把基层好的经验方法推广到全市。通过开设“一标三实”网上考核专栏,制定县区、派出所、民警3级网上考核排名制度,形成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确保了数据鲜活、准确;探索建立“前置+借力+倒逼+激励”的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了“一标三实”信息采集维护工作效率。敦煌市共录入“一标三实”基础信息238余万条,其中,标准地址57余万条,实有人口120余万条,实有房屋56余万条,实有单位4.6余万条,酒泉市在全省排名第一。为合成作战实体化运行提供了支撑服务,有力提升了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公安机关打防管控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