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三抓三促·铸忠诚警魂 > 正文
三抓三促·铸忠诚警魂

【三抓三促·铸忠诚警魂】金昌市检察机关“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专题研讨发言摘登

时间:2023-08-21 14:59:26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为充分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准确把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大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近日,金昌市检察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专题研讨交流,现将发言摘登如下。

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 周永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一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以更高的站位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公益保护职责。要进一步激发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检察监督的内生动力,依法能动履行检察职责,全面深化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实现好、落实好,为建设幸福美好金昌贡献检察作为。

二要围绕全市中心大局,以更实的生态保护成效助力金昌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金昌的高质量发展,必然是伴随着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和不断提高。金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工矿企业城市伴生的环境问题,要求我们要比别人下定更大的决心、付出更大的努力、克服更大的困难,才能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解决好发展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要切实发挥好检察监督作用,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发展全过程,努力实现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又保障生态环境更加美好的良性循环。

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更严的公益诉讼监督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要切实强化精准、规范、典型意识,持续地通过更加精准高质的公益诉讼办案不断丰富、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努力为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和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提供检察实践样本,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作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走深走实,切实让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力、有效保障,从而为厚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作出检察贡献。


永昌县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 赵显明

永昌县在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检察机关要主动将公益诉讼工作融入并服务于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依法能动履职,主动担当作为,以检察之力书写建设美丽永昌新篇章。

一要健全机制聚合力。坚持“双赢多赢共赢”的监督理念,通过与环保、国土、林业、水务等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形成以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办案协作、联手预防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保护行政执法、司法合力,共同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发挥特邀检察官助理及公益诉讼志愿者的作用,进一步拓宽案源渠道,凝聚社会各界支持力量。

二要服务大局抓办案。结合县域县情,紧盯土壤、水体、大气、固体废物污染等突出问题,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小专项”推动“大治理”。永昌作为一个农业县城,检察机关在乡村振兴中大有作为。通过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专项行动,针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不规范、废旧农膜、尾菜腐烂、垃圾乱堆污染环境等问题,办理一批具有典型性的案件,推动职能部门积极整治,建章立制,做到问题防患于未然。深化“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准确把握河湖管护新形势、新任务,针对河湖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突出问题,健全与行政机关协作配合机制,联合开展摸排检查,建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督促整改不彻底的现象,通过办理河湖清“四乱”案件,以水为笔擦亮生态底色,让河湖生态红利惠及千家万户。

三要跟进监督固成效。坚持持续跟进监督理念,强化监督力度、提高监督刚性,始终把生态修复实效作为检验办案质效的核心要求,对于每一起案件,坚持实地回访,贯彻“请进来、走出去”的理念,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案件回头看,确保“真回复、真整改”,做实跟进监督。

金川区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王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一要提升政治站位,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检察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司法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更应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大格局中肩负重要责任。要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检察工作中,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重大使命,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要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服务保障生态环境保护。要始终把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作为主攻方向,紧盯影响金川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积极主动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认真践行“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生态检察模式,强化环境资源监管执法活动法律监督,助力打好重点领域生态治理攻坚战。

三要加强队伍建设,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人才需求。人才是检察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专业化的第一要素,形成有效的人才保障和队伍保障,以人才建设引领检察队伍建设,着力提升“理论调研、数字检察、司法人员职务犯罪侦查、四大检察、综合管理”等五类专门人才专业能力,加强教育培训,优化检察人才队伍,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检察队伍,让求真务实、担当实干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人员的鲜明履职特征。

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 孙成芳

检察机关如何适应新要求,准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工作的思想性、时代性、公益性、系统性特征,发挥检察制度效能,在更高质量上推进生态文明司法保护,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要以“高质效办案”为引领推动公益诉讼生态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还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继续围绕发展大局守护国家和公共利益,持续加强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及修复工作的法律监督。一是落实“精准性”和“规范性”要求,充分运用圆桌会议、公开听证,强化线索移送,调查取证上的工作衔接,集中优势力量办好案,加强预防性生态检察监督,努力做到环境司法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二是找准工作着力点和发力点,准确把握公益诉讼监督的重点和方向,敢于通过诉的确认体现司法价值引领,推动类案治理、诉源治理,以检察小支点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

二要构建协同发展格局,凝聚共识形成生态保护合力。充分发挥检行协作机制的作用,深化检察公益诉讼与行政执法协作配合,邀请特邀检察官助理、“益心为公”志愿者同步发力,同频共振,与行政机关、社会组织良性协作联动,坚持把诉前实现维护社会公益作为最佳司法状态,以最小司法投入获得最佳社会效果,推动形成多元主体协同保护的社会治理格局。

三要守护“国之大者”,强化时代使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基本国策,强化生态检察是时代使命,也是积极回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时代命题和现实需求。具体到实际工作中,一是生态检察与中央环保督察的有效衔接,抓住破坏生态环境的反面典型,以问题促整改,以监督促落实。二是认真落实《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中双碳、保护河西绿洲和加快脆弱地区生态治理的要求。下半年探索办理碳汇案件,同时充分发挥生态修复基地的功能作用。

 

关闭